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13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修中册13 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

更新时间:2024-05-06 浏览次数: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题目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高尔基说过这样的话:“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词汇虽然并不完全等于语言,但它是语言的材料。制作一幅精妙绝伦的彩画它的颜色之所以那么逼真原因之一是画家的颜料异常纷繁仅仅是一项红就可以铺展出不同的色泽。文学的道理也是这样:____,“瞟他一眼”“盯他一眼”“瞪他一眼”“瞄他一眼”“注视他一眼”“斜视他一眼”……真个是“不胜枚举”。 

    文学的功能,人们可以开列出一大串: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啦,表现生活啦,传播知识啦,给予人以艺术美感啦,等等。但是人们往往会漏掉另外一项,那就是在精确描绘事物上起示范的作用,给予群众以语文技巧的教育。要使文学的各种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家除了具备其他条件外,非熟习语言、掌握丰富词汇不可。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总是像海绵吸水似的去吸取大量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总是像一座喷泉喷出水柱似的擅于说出优美动听的语言总是像卓越的射手似的精确地射中“意义的靶心”……

    要做到这一点,我想,语言艺术工作者,应该比一般人对民族语言具有更加深厚的感情。

    1. (1) 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其后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 (2) 第二段说明“文学的功能”的语句中,连用了四个“啦”字,试分析其表现力。
    3. (3) 博喻是一种以多个喻体对某一事物或某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或描写的比喻。请分析画波浪线部分的博喻的表达效果。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汪剑钊教授介绍说,今天我们还要阅读普希金,第一,是因为他对美的敏感。普希金在日常生活当中是艺术化的,借用王尔德的一句话来说,普希金实际上是让生活模仿艺术。他的一生都活得非常艺术,( )。第二,普希金始终有一种公民意识。他觉得作为诗人当然有审美使命,另外他也一直没有忘掉自己作为公民的道德使命。他总是会把自己同情的天平放在小人物这一端,他的作品中也塑造了几个小人物的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中被后人接受。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把普希金当成偶像来崇拜和效仿的。第三,普希金具有人道主义的理想、博大的爱心。普希金的很多作品讴歌广义的爱对整个人类和自然的爱对普通大众的爱这是可以让今天的人们值得吸取的精髓。此外,汪剑钊还介绍了普希金同时代的诗人。普希金不是一颗孤独的太阳,他身处一个群星闪耀的黄金时代。在本场讲座中,通过汪剑钊教授的讲解,听众不仅深深感受到了普希金及俄罗斯黄金时代诗歌的魅力,也对此进行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通过他的作品就可以证明,他对美的敏感使他能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 B . 他对美的敏感使他能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这一点通过他的作品就可以证明 C . 能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显示了他对美的敏感,这一点通过他的作品就可以证明 D . 通过他的作品就可以证明,能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显示了他对美的敏感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没有走的路

    [美]弗罗斯特 飞白译

    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作为一名过客,

    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

    极目遥望一条路的去处,

    直到它在灌木丛中隐没。

    我走了第二条,它也不坏,

    而且说不定更加值得,

    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

    不过这点也难比较出来,

    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

    那天早晨两条路是一样的,

    都撒满落叶,还没踩下足迹。

    啊,我把第一条路留待来日!

    尽管我明白:路是连着路的,

    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

    此后不论岁月流逝多少,

    我提起此事总要伴一声叹息:

    两条路在林中分了道,而我呢,

    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

    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一名过客,/不能两条都走”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哲学命题相合。 B . “可惜”“久久踌躇”“极目遥望”这些词语表明了诗人决策的艰难,也可看出他作出决策的勇气。 C . 诗人在诗中一会儿说“它也不坏”,一会儿说“这点也难比较出来”,可见其判断是草率的。 D . 诗歌结尾点明了主旨,即人生一旦作出选择,便就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不同的选择,结局也会不同。
    2. (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的思路是先写“面对选择”,然后写“选择道路”,再写“踏上征程”,最后回顾往事,逻辑性强。 B . “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中“金黄”一词在有的译本中被译成了“深黄”,不如这里的准确、形象、画面感强。 C . 本诗把“人生之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言在此而意在彼,用了比喻的手法。 D . 诗歌以小见大,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书写人生的深层感悟,令诗歌显得平易而深邃。
    3. (3) 诗中说“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诗人能“重返旧地”吗?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 (4) 诗人虽然选择了第二条路,却对第一条路念念不忘,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诗歌一:

    把礼赞和数珠撇在一边罢!你在门窗紧闭幽暗孤寂的殿角里,向谁礼拜呢?睁开眼你看。上帝不在你的面前!

    他是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太阳下,阴雨里,他和他们同在,衣袍上蒙着尘土。脱掉你的圣袍,甚至像他一样地下到泥土里去罢!

    超脱吗?从哪里找超脱呢?我们的主已经高高兴兴地把创造的锁链戴起,他和我们大家永远连系在一起。

    从静坐里走出来罢,丢开供养的香花!你的衣服污损了又何妨呢?去迎接他,在劳动里,和他站在一起罢。

    (选自泰戈尔《吉檀迦利》第11首)

    诗歌二:

    这是我对你的祈求,我的主——请你铲除,铲除我心里贫乏的根源。

    赐给我力量,使我能轻闲地承受欢乐与忧伤。

    赐给我力量,使我的爱在服务中得到果实。

    赐给我力量,使我永远不抛弃穷人,也永不向淫威屈膝。

    赐给我力量,使我的心灵超越于日常琐事之上。

    再赐给我力量,使我满怀爱意地叫我的力量服从你意志的指挥。

    (选自泰戈尔《吉檀迦利》第36首)

    1. (1)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诗歌一中,“我们的主已经高高兴兴地把创造的锁链戴起”这句话表示:相信主会让自己的创造力被束缚住。 B . 诗歌一中,“睁开眼你看”表达了诗人期望人们“睁开眼”认清上帝不在圣殿中的迫切心情。 C . 诗歌二中,泰戈尔向神祈求对自身情绪的把控、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对弱者的关心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泰戈尔在不断追求精神上的自我完善。 D . 诗歌二中,前文一直是祈求主应允他的请求,表达个人的主观愿望;最后一句表示泰戈尔也愿意摒弃个人的主观意志,由衷地以喜悦诚服的心服从主的安排与旨意。
    2. (2) 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礼赞和数珠”象征着宗教礼拜的仪式,“把礼赞和数珠撇在一边罢!”表示诗人认为仅靠在圣殿里的礼拜仪式是无法找到上帝的。 B . “你的衣服污损了又何妨呢?”用反问的句式,加强语气,与前文上帝的“衣袍上蒙着尘土”相呼应,表明诗人对劳动的重视。 C . 诗歌二反复求告“赐给我力量”,表达诗人对主的渴求,对铲除自我心里贫乏根源的迫切之情,对崇高追求的向往。 D . “使我的爱在服务中得到果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果实”指的是别人对泰戈尔的回报。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泰戈尔希望别人也能服务他,让他的付出收获回报。
    3. (3) “吉檀迦利”在孟加拉语和印度语中都是“献歌”的意思,写的多是向神献的颂歌。请结合两首诗歌分析诗中“神”的形象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